偷梁换柱:送检用,施工用劣品
“今年的防水材料市场出了怪事。”宁夏宝莉建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玉琴说:“来厂里订防水材料的单位,都只买极少一部分,说是‘随后再订’。然后再也没了踪影。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原来,来买“国标”防水材料的施工企业,都是为了送检“过关”而买,真正用在建筑物上的防水材料,根本没有达到国家标准,有些甚至是价格非常便宜的劣质产品。
按照国家相关规定,工地上使用的防水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检测报告。那么,禁卖的劣质产品又是如何流入建筑工地的呢?记者采访了许多业内人士,他们透露的消息惊人相似:生产厂家会根据客户需要,出具不同的合格报告,这在业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。
前不久,记者拿搜集来的两家生产厂家的《检验报告》,来到宁夏建筑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,副站长李静华认真核对后肯定地说:“这两家以我们名义出具的《检验报告》是假的。”
针对目前建筑市场上防水材料瞒天过海的现象,李静说:“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验。工地送检的材料要监理签字,厂家送来的材料必须要各种生产手续齐全。但是,抽检产品是建筑承包单位自己送来的,生产厂家的样品也是自己送来的。而且,能够出具《检验报告》的检验单位在宁夏就有七八家。”
记者了解到,部分建筑承包企业“送检”的防水材料的确是“国标”产品,但这些送检样品往往被用来“掩护”施工中使用的劣质产品。
成本暗战:正规厂被潜规则淘汰
“合格产品根本没有市场。因为每平方米出厂价最少卖26元以上才不亏本。”银川市兴旭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国良说:“目前,建筑工地防水工程往往层层转包。最终的施工者,如果使用价格比较高的‘国标’产品,还不亏死赔死!”
记者在宁夏宝莉建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采访时,张玉琴总经理说:“现在的市场现状就是,合格产品卖不出,劣质产品却销路很好。”银川市蓝宇防水材料厂厂长刘风荣也说,在价格战中,合格产品当然会输给劣质产品。
在银川西夏区新小线骞马水泥有限公司对面,记者驾车跟随一货车到了一家十分隐蔽的防水材料生产企业。记者看到,破烂不堪的车间里,几个工人正在简陋的生产线前忙活。听说记者要购买一批防水卷材,一位男子说:“每平方米有8元、12元、16元的,要什么有什么。”记者说怕质量监理人员抽检过不了关,他马上拿出一沓产品检测报告说“我这里什么报告都能出。”还用奇怪的神色反问记者:“你是次包上防水工程吧?来我这里拉材料的人没有一个担心这种问题。”
在业内人士看来,记者的疑问实在是少见多怪。记者采访的几位销售商和厂家表示,产品合格不合格和有没有合格的检测报告完全是两回事。有两家厂商还给记者他们所谓《产品合格检测报告》的复印件。在一家公司,销售人员甚至给记者出主意:为应付质量监理,可以购买两卷达标的产品“送检”,施工中仍然使用“非标产品”。
难赢投诉:买房人受害难取证
防水材料市场混乱,买房人成了最终的受害者。
据银川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披露,紫荆花商务中心D座公寓2320、2302、2303、2304、2316住户投诉屋面渗水;在水一方A区里也有住户投诉屋顶漏雨;丽景园春润园有的房屋2007年竣工,2008年就开始层面渗漏……